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邓志红)洣水河畔,红旌猎猎凝浩气;新塘热土,碧血丹心铸丰碑。
京广铁路如一条钢铁巨龙,蜿蜒穿过衡东县新塘镇。六十多年前,欧阳海舍生忘死,以血肉之躯勇拦惊马,用生命守护列车安全,将青春永远镌刻在守护人民的壮丽篇章中。新塘法庭,就深深扎根在这片承载着光荣与热血的红色沃土之上。
衡东法院新塘法庭管辖新塘镇、霞流镇两个乡镇,这里人口稠密,经济活跃,纠纷类型也丰富多样。近年来,新塘法庭积极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以法律为利剑,以真情为护盾,让欧阳海精神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焕发出耀眼光芒,温暖着一方百姓,守护着岁月的安宁祥和。
织密多元解纷网络,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
“刘法官,我们特意来给你们送锦旗!你们专业、敬业,办事效率还高,必须点赞!”2024年7月,一起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的双方当事人来到新塘法庭,为法官送上锦旗以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。
图:案件原告代表及被告一同来到新塘法庭送锦旗
时间回溯到一个月前,新塘镇文峰社区工作人员焦急地反映,社区居委会来了几十位上访群众。这些群众都是辖区某楼盘的业主,他们要求房地产开发商退还多收取的代办费用,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逾期交房违约金。经深入了解,这些业主在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,就预交了代办房产权证费及契税。按照“多退少补”的原则,业主们多次要求开发商退还多交的费用,可开发商却总是找各种理由拖延。最终,业主们只能联合起来维权。如果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计算,开发商需要向78户联名维权的业主支付违约金,总额超过百万元。
开发商承认,业主反映的应退款项和逾期交房情况属实。但受新冠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,公司目前资金周转十分困难。逾期交房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,即便面临重重困难,公司还是完成了保交楼任务。如果按约支付违约金,公司很可能再次陷入困境,因此希望法院能够主持调解。
新塘法庭庭长刘芬芬在掌握双方情况后,第一时间对接新塘镇解纷平台,与镇政府工作人员、社区网格员、人民调解员一道,耐心细致地与业主代表、开发商负责人沟通协商。经过反复释法明理、多轮背对背调解和面对面交流,最终,78户业主与开发商达成调解协议,开发商一次性退还业主24万余元。
图:多方联动开展调解工作
新塘法庭自2022年入驻“云治衡阳”信息化平台以来,便积极参与、构建起以辖区乡镇党委政府牵头,法庭、司法所、派出所、综治中心、村(社区)居委会等多部门协同参与的多元解纷工作体系。各部门密切配合、协调联动,形成快速响应、高效处置的多元解纷网络,已联合调解处理各类纠纷340余件,合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点亮司法为民灯塔,守护群众权益暖心路
“讨了好几年的工资,终于拿到手了!太感谢你们了!”5位农民工脸上洋溢着喜悦,齐刷刷竖起大拇指。
2019年,刘某等5名农民工在谢某经营的木材加工厂务工。后因加工厂经营困难,刘某等人提出辞职,谢某以资金紧张为由,只支付了部分工资。刘某等人多次催讨工资,但谢某总是找借口敷衍。无奈之下,2025年2月,5人只好来到新塘法庭寻求帮助。
由于法律知识欠缺,5名农民工对起诉流程和要求一无所知。新塘法庭干警主动靠前服务,耐心细致地告知他们诉讼所需材料和注意事项。待起诉材料准备齐全后,法庭又为他们开通绿色通道,当日快速审查材料,并安排驻庭调解员第一时间联系谢某到庭调解。
调解过程中,驻庭调解员丁丰生结合自己担任村支部书记时的调解经历,分享类似案例,讲解调解的好处;法庭干警则从法律角度,深入浅出地分析利弊。最终,谢某被说服,当场一次性支付5名农民工剩余工资2.2万元。双方积怨得以消除,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。
新塘法庭作为基层派出法庭,始终秉持“面向农村、面向群众、面向基层”的原则,丰富便民举措,全心践行司法为民。为弱势群体维权开辟了绿色通道,为法律知识欠缺的当事人提供全流程诉前指导,并邀请2名特邀调解员轮流到法庭值班,将调解工作贯穿案件办理全过程。
2025来以来,新塘法庭累计为农民工追回薪资超100万元,审结维权案件50余件,联合特邀调解员调解案件200余件,调解成功率达45%,以务实举措让司法为民可感可触可及。
创新“三味”普法课堂,培育法治文明新风尚
“听懂了,就按法官说的办!”在一次邻里土地纠纷现场调解中,当事人和围观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法官的亲和力与法律的威严。
原告向某与被告向某某是堂兄弟关系,两家相邻而居。因屋后一座小山坡归属问题,双方产生争执。原告在小山坡上搭建鸡圈,外出务工的被告返乡后,发现这一情况,便用榔头破坏了原告家几片外墙瓷砖以示不满。原告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被告赔偿损失。被告表示,只要小山坡的权属问题得到明确,他愿意进行赔偿。
为妥善化解相邻纠纷,新塘法庭法官邀请调解员和村镇工作人员一同前往现场处理此事。村干部提供原始的土地分配档案,并对争议土地进行现场测量。最终,双方对界线划分表示无异议。被告自愿承担修复被破坏瓷砖的责任,原告当场申请撤回起诉。
“千里修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。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”调解现场,法官放下严肃说教,用通俗易懂的方言释法说理,事实清楚,法与理俱明,当事人心服口服。在解决纠纷的同时开展普法宣传,让大家既能圆满化解矛盾,又能深入了解土地政策。
普法是治未病的关键举措。新塘法庭精心培育具有“鲜味、土味、趣味”的“三味”普法模式,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群众增强抵御违法风险的“免疫力”。紧跟时事热点有“鲜味”,贴近群众实际需求讲“土味”,创新方式方法提“趣味”,法官们用接地气的语言,将法律条文与乡土故事巧妙融合,把“法理、道理、情理”融入每一场普法宣讲之中。
图:新塘法庭庭长在为村民普及《民法典》知识
一年来,新塘法庭开展巡回法庭、屋场恳谈会、送法进校园企业、集市宣讲等普法活动20余次,发放普法资料1000余份。“三味”普法模式,已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基层法治文明,让法治观念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,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已蔚然成风。
洣水之滨,欧阳海精神永垂不朽。新时代新征程上,新塘法庭正以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创建为契机,挺膺担当,践行司法为民,努力续写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新篇章,让公平正义在这片红色沃土上绽放耀眼光芒。
责编:王汝福
一审:曾金春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